
近日,我院积极开展“服务企业”大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应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单位的委托,赴广东珠海服务国家重大项目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开展大型起重设备检验和技术服务工作。
(港珠澳大桥设计效果图)
(350吨履带式起重机检验现场)
据悉,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2009开工建设,预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大桥总投资超700亿元,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港珠澳大桥将连起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区,将使港珠澳形成“三小时生活圈”,缩减穿越三地时间,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我院对服务国家重大项目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高度重视,尤其是此次检验时间紧、设备检验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又恰逢台风“飞燕”在我国南海成型,将对现场检测造成很大影响。为了顺利完成此次重大检验任务,我院迅速组织资深技术人员和专家,认真研究、制定科学的检验方案,连夜赶赴珠海市提前做好现场检验的充分准备工作,在保障检验现场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有条不紊地实施检验,最终赶在“飞燕”台风来临之前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检验任务,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
下一步我院将以此次检测作为提升全院综合实力、打响广西特检品牌、拓展国内市场的重要契机,发挥特检院高精尖设备和高端人才的技术优势,加强与项目方的沟通和交流,针对港珠澳大桥全长约22.9km主体桥梁钢结构部分和钢索部件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容易生锈、在交变重载负荷下工作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等工作状况,采用国际上最为先进、前沿的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声发射(AE)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相控阵系统以及基于数字图像的结构动态位移及振动监测技术对大桥的钢体结构开展复杂钢结构缺陷的监测,对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混凝土桥梁部分的可见、不可见裂纹及腐蚀情况采用SHM基于传感技术的桥梁、隧道健康安全及诊断技术进行实时动态健康安全监测,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为确保国家重大项目的质量安全发挥我院应尽的义务。
(通讯员:张志斌;编辑:金奕岑;审核:叶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