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把尺子量长短,一个标准论高低”。在我院岗位技能大比武中,裁判人员严格按照比武细则,所有竞技项目都严格计时,全程杜绝了印象分、感情分、照顾分,切实端正考风、考纪,全程公开透明,采取交叉编组、现场评判、适时点评、即时亮分、张榜告知等方法,做到了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同时通过实战化考评,挑毛病、查问题、找短板,全面检验干部职工的岗位练兵水平和实战技术能力。
贴近实际设项目,严格要求提难度。此次比武着眼于提高干部职工的实战处突能力,坚持以提高战斗力为标准,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组织岗位技能大比武,所有的比武项目全部对照检验检测规范,贴近实战锤炼精兵。同时,裁判选拔作为大比武的重要环节,院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郭凯院长亲自主持召开了裁判遴选工作会议,黄震书记在会上认真强调了裁判工作纪律;本着全员参与的原则,从院领导到一线检验人员,高标准、严要求筛选出了一批作风严谨、原则性强、技术精湛的资深检测技术专家作为裁判人员,院长、书记全程监督,四名副院长也凭借其扎实的技术入选担任机电类、承压类高新检测技术比武的裁判。裁判组成立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设置比武项目。院总工程师张晓斌博士作为裁判组的组长详细介绍到:“本次比武项目设置贴近实际,从日常检测需求出发,不仅对设备操作进行比武,还要考核对技术原理的分析,其中某些检测技术基本原理、应用范围的答辩占总分的75%,实际操作占总分的25%,并根据不同选手的岗位需求设置不同的答辩题目,增加了比武竞技的实用性,比如针对部门助理级以上干部,更多地是考核高新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和掌握程度。”此外,大比武还采取随机抽取方式进行比武考核,进入到考核环节的选手还需要抽选自己的试题进行操作或作答,大大提升了考核难度。裁判组全面考察选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掌握程度,根据选手的现场作答、操作情况、细节处理等方面对每一项技能比武进行单独评分,从中分别评出各比武项目的奖项。
“打铁还需自身硬”,裁判风采大展现。“坚持用实战的尺子量长短,就是最大的公平公正。”为了盯住每一位选手每一个细小的动作,无论是年长还是年轻的裁判员,所有裁判们全程跟进选手比赛,从中午1点多到晚上8点,从第一个选手开始坚持到最后一名选手考核完毕,确保考核接连有序,一名裁判员谈到:“裁判工作虽然辛苦,但还远不比职工们平日加班加点的刻苦训练那么操劳,想到这些我们就更有动力做得更好。大家对这次比武都高度重视,特别让人欣慰的是,尽管在侯考区没有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但大家都能自觉遵守比武纪律,积极营造良好的比武环境和氛围。”
每个裁判在比武中也展现其过硬的技术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例如,谢东明、黄冀副院长在临赛前加班加点对其负责的高新检测技术比武项目的检测样品做好提前准备,他们为了找出电梯限速器检测样品的检测精确值,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地对检测样品进行测试,精心研究、一处又一处地认真设置比赛故障点和考核点。从比武前的充分准备到比武考核结束,连续作战近8个小时的他们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又立即全身心投入到对选手比武表现的认真研究、仔细打分和总结分析上,不但给出了公平、公正的分数,还提出了各自对每个选手的评价。
同时,很多资深老专家作为裁判员,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青年干部职工们树立了楷模和榜样。
电梯二部的资深技术老专家石光宁还有一个月就退休了,他作为这次比武的裁判,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仅在岗位大练兵中积极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为部门年轻同事认真讲解技术知识和传授检验经验,还在临赛前从检测设备的调试到检测样品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谈到这些他总是微笑着说:“我非常珍惜这次大比武的机会,为单位发展、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是我应该做的。”他用平凡的举动展现了特检精神、诠释了一生爱岗敬业的伟大,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传承和发扬。
质量安全技术部门的朱一林部长作为机电组的主裁判,在检测样品考核准备设置中,顶着烈日,自制爬梯亲自爬上2层高的楼顶边缘,设置垂直度检测标杆。同事们看到年事已高的朱部长如此辛苦,都纷纷争抢着替他完成设置任务,但他却婉言决绝了:“谢谢大家,我一定要亲自设置,确保考题质量。”为了确保比武的顺利开展、为了工作的质量,他那忘我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检测样品设置好后,他就立刻投入到对选手的严格考核中,从安全帽到检验工作服,再到检验防护鞋,他首先以全套标准的着装为选手们作出示范,在炎炎烈日下,大颗的汗水在帽檐下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但他依然对选手表现细致观察、一丝不苟,他说:“作为一名裁判,首先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示范树形象,才能更好地激励青年干部职工。”
裁判们精心组织、严格评判,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精细精准的工作标准,确保了比武成绩的真实有效,更以细心负责、奉献自我的精神风貌,为全院干部职工上了精彩生动的一课。
“发现问题比夺奖更重要”,现场“挑刺”出实效。在一个个专业比武现场,可以看到裁判组的考核几近苛刻,颇有“鸡蛋里挑骨头”的劲头,他们坚持将比武的重点放在挑毛病、查问题、找短板上,在选手考核竞技结束后即刻在现场对一个个选手进行点评。黄更平副院长强调:“发现问题比夺奖更重要。作为裁判,更注重实效,要坚持公正、公平、规范,大比武就是重在培养人才素质和能力,放松或者不严格就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通过比武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才能促进他们更快地提高。”与黄更平副院长一同作为承压类高新检测技术比武裁判的姚舜副院长也指出:“检验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的最终成效,不是看记了多少本子,写了多少感言,关键要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对全院战斗力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
电梯一部副部长周永昆作为裁判在此次比武考核中要求严格细致,对测量的方法、测量的角度、与设备保持的距离、测量的姿势或步骤的准确程度和规范程度都进行观察和考核,她指出:“测量的方法、角度、姿势等事项都是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测量值的精准度,所以正确找准测量点、规范操作很重要。”比武后她总结到:“从比武表现可以充分反映检验人员日常的表现,对检测技术是否掌握到位、责任心够不够,比武现场一览无余。很多选手都能把比武当作真正的检验现场,一丝不苟、注重细节,尤其是比武内容完成后对检测设备轻拿轻放,完好归位,从细节上体现了责任心。另外,一名合格的检验员,不仅要会“看病”还要会“开方”,不能仅仅满足于检测出准确数据,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提高技能,能够针对查找出的隐患给企业提出科学可行的整改建议,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对我们的认可,更好地顺应检验市场的需求。”
锅炉一部的资深技术老专家黄志强明年也即将退休,比武中他在做好裁判的同时,还把自己当作选手,与参赛选手一样把技能大比武当成一个自我考核、学习提升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没有不断提升的态度、没有坚实的技术基础,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人员”。他的一席话,充分体现了一个老检验员对自身技术的要求和学无止境的精神。比武结束后,他一一对选手在赛场上的表现进行了严肃认真的点评,并给出了意见建议,选手们从中感到受益匪浅。他谈到:“大比武对青年是一种促进,无论是收获还是教训,都给青年深刻的感触,对技术掌握得好的人员起到鼓励作用,对技术掌握不好的人员有警醒作用。从比武中发现,部分具有一定职称的技术人员很安于现状,不牢基础、不做提升、骄傲自满,最简单的检测技术反而不上心。个人的错误是小事,影响到单位的名誉和形象是大事,如何提升技能应对今后市场的开放,更是所有青年职工需要认真思考和付诸于行动实践的,大家树立起大局意识,把握好单位给予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提高技能,才能更好地在改革发展中发挥自身的作用和社会价值。”
此次岗位技能大比武,裁判们既要客观评价每一个比武选手,又要从更高的层次发现训练中的不足,查找训练中的“短板”,还为练兵比武的创新发展出谋划策。切实把比武的过程当作固强补弱的过程,通过比武检验训练质量,及时发现和弥补训练的“短板“,对于进一步促进战斗力的稳步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讯员:金奕岑;审核:韦勇益;签发:张晓斌。